学科教研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教研 >> 语文教研 >> 论文赏析 >> 正文
论文赏析

呼唤一场脱胎换骨的语文教与学的革命

2014年06月22日 18:25 语文 点击:[]

呼唤一场脱胎换骨的语文教与学的革命

 

1983年,美国国家优异教育委员会提出了一个报告:《国家在危急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指出:我们社会的教育基础目前正在被一股日益增长的平庸潮流所侵蚀。这股潮流威胁着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的未来。1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多年,但实事求是地说,学生学习语文的状态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观。语文课堂的教与学绝大多数都只是改头换面,而没有脱胎换骨,当然还有为数不少的语文课堂名义上说是新课标教学但实质上可以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不伦不类。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无疑是先进和新潮的,符合语文教与学规律的,但是,在宏大理念与具体操作的转换之间却存在着一股旧的平庸潮流被另一股新的平庸潮流所取代,语文教与学的危急警报在刺耳的响着且一直没有解除。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而不是两个东西。但是我们教师经常只把它看作一个东西,而且仅仅是东西。我们把学校当成一个工厂,把课室当成一个个车间,在车间里我们按照一套操作性很强的技术和程序把学生制造出成批成批的符合规格标准的产品。离开了课堂这个车间,教师是教师,学生是学生,甚至课堂内是一个我考查,课堂外是另一个我。结果是,我们教师自认为在课堂上已挖空心思了,但结果是离我们想要的结果似乎差太远;学生自认为在课堂上已按照老师的要求很认真去做了,但总似乎很难清晰的感受学到了什么东西;一般的人自认为什么科目都可以差但语文科自我感觉还是可以的,但一涉及到真正的语文运用却又心虚得很。
  焦虑而挣扎的老师,痛苦而渴求的学生,虚弱而苦苦支撑的语文!
  我们总说与时俱进,时代科技已经发展到大大超越了我们的想象,为什么我们的语文教与学的现状还如此逼仄困窘,找不到令人想象的余地呢?也许现在的语文教与学根本不需要太多的想象吧!
  其实,对于这种现实状况很多一线的老师都心知肚明,他们都很有危机意识和使命感,努力地进行着反思和实践,但是现在随手翻阅各类语文教学研究的书籍刊物,绝大部分都是只关注课堂上的教与学,主要在课堂教与学方面做足了研究,没有突破固有思维的限制而就在某固定点上打圈圈,当然这和不少的教师认为课堂是教学唯一的阵地,课室是学习的唯一场地,课堂上45分钟时间是师生共处唯一时间等思想观念有关。为了贴上贯彻新课标教学理念的标签,所以我们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我们提倡在课堂上进行对话式教学,但是课室就是这么狭小,学生人数50个以上,有限的45分钟时间,这相对外面的大千世界、包罗万象的语文知识和充满个性和灵性的学生,只在课堂里闭门造车怎么能容得下如此丰富灵性的内容呢?更何况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对话式教学等教学方式在教学进度紧迫的现实情况下是不可能常态化的,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多数时间还是以单向传授式为主的期刊网
  也许人微言轻,也许不合时宜,但是面对语文教学种种困境,我还是要说:我们语文教学的研究者和语文教学一线教师语文教学如果继续只停留在课堂上下功夫,而不大胆地突围出去,寻找一条更符合语文教学规律和实际的路子,我们将永远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学所面临的困局,更不要说迎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语文教与学的新生了!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的语文教与学的理念,我们很多老师是赞成的,但是不知为什么总是鲜有人去实践,其中原因有很多:第一考查,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是偏少,需要教师拿出很多大的勇气和付出艰辛的努力去探索;第二,在这方面的实践要出成果周期比较长,短期内难以见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需要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信心;第三,去探索实践存在着很大的风险,首先要承受别人的非议,其次要冒学生应试失败的危险,等等。这样看来,不要说老师要有几个胆,最起码也得吃个雄心豹子胆才行的。
  把他们从封闭的学校和课堂中解放出来,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时间能够亲近自然、走近社会,丰富他们的生活,增长他们的见识。解放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感受、体验,用自己的笔写自己想说的话。2但是,现在的语文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在课堂上让学生把每学期一本的教科书里的每一篇文章学好,如果还有点多余的时间,那就找一找教科书之外的材料看看或者是教师在课堂上提供一点社会生活材料。总之,有主有次,主次鲜明,主就是教科书和课堂,次就是社会生活。而且事实情况是每个学期都已经很赶时间才能把一本教科书精讲完,已经没有多少时间来外延一下生活了,更不要提什么解放了,于是,每一学期下来老师和学生都总感觉很心虚,很失落。鉴于此,我的意见是,干脆就地把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这面改良性质的旗帜推倒,树立起语文就是生活这面彻底的革命旗帜。这就涉及到语文课程资源的内容选择、使用方式问题及考查系统的调整和完善问题,根据我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下面我就这两个问题谈谈我对语文教与学的革命设想。
  一、关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内容选择和使用方式问题。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语文课程资源的载体将越来越不限于教科书,把教科书当成唯一的课程资源的情况,已经或者正在成为过去。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好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考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指出:应增加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据此,语文课程资源的内容选择和使用方式就要从时代发展背景、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和课程方向目标的达成去考虑了。
  1、以QQ和微博为通道,无缝对接语文的教与学。
  抓住运用,也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语文教学的奥秘,几乎全在运用二字。明乎此,语文教学才能真正走在语文的路上,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的目的。4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电脑已普及,特别是现在的中学生手机上网逐渐普及化,每天上网、登陆QQ和写微博已成为大部分中学生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在第一节语文课师生就应公布各自的QQ号,并设置语文教与学的QQ群。
  首先,利用QQ对话交流互动性强和能有效打破心理隔膜的特点,师生随时可以一对一或群体性就涉及语文的内容进行讨论对话,在这种自然开放的状态下,学生往往都迸发出极具个性的思想观点,而且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大多不会甘于落伍,必然会以非常主动积极的态度去学习有关的语文材料。另外,师生、生生之间相互对话交流的本身就是在教师引导、示范和推动下学生构建语文素养的过程。由于在QQ群里每个人都感觉自己是主角,每个人都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的才智灵感,这样,教师在学生QQ群里主要任务是如何地引导助推学生就涉及语文方方面面的内容进行讨论交流,激发每一个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让学生每一分钟都畅快地呼吸到语文的气息。
  其次,利用QQ空间自我展示性强和开放性的特点,培养学生自觉参与实践、观察社会、勤于思考生活、乐于感悟人生的习惯并促进写作素材的积累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期刊网。QQ空间用于个性展示和互动的功能很多,如能简洁方便展现个人最美丽时刻的相册模块,可以一句话记录个人喜怒哀乐的说说模块,能够分享热门网址和酷炫视屏的分享模块,能够展示网络花园、好友、家庭等的秀世界模块、能够为空间主人与访客之间提供交流的留言板模块,等等。特别是里面的日志板块,它可以通过文章来记录生活的点滴、分享每天的喜怒哀乐,而且每个人看过后都可以进行评论,这对于促进学生用心体验生活、感悟人生、积累生活素材,进而激发学生写作潜能、建立读者意识,且能让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写作方法很有帮助,而老师要做的是勤于展示自己的文章并参与对学生的文章点评考查,在展示和点评中进行引导和激励,使学生把写作变为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心需要,而不是最痛苦的事情。
  第三、利用微博的即时性和现场性,激励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和体察自己微妙思绪的意识,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和灵感,让他们自然形成较强的表达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通了有关语文学习的微账号,组织了学生以微活动的形式参加语文实践,引导了学生参加热点微话题,树立了语文学习微达人,利用微博具备的草根性、原创性、便捷性和交互性等特点,从而使语文教与学的无缝对接如虎添翼。
  只要QQ和微博是学生真实生活一部分,那么语文必然也是学生生活中的真实。使用QQ和微博让学生感觉很酷,语文在学生的心目中也必然是很酷的!

   2、以时效新鲜的文本,激活语文的教与学。
  传统的教材设计重视了知识的重要性,但把设计的重点仅仅放在知识的选择与组织上,听任课程知识以静止的、封闭的、冷藏库式的方式呈现,结果使知识在教材中呈现的方式与一般的文化产品(特别是学术著作)中的知识呈现方式趋同,导致知识对学习者的强制 5我们现在语文课堂的教与学主要是围绕经典文本来开展,意图是让学生通过经典文本的示范性作用来达到掌握各种语文技能或进行思想审美教育的目的。经典文本的价值和作用确实是很大的,学生确实应多接触经典文本,吸收其精华,但是,一个现实问题是,学生一个学期就面对一本教科书中的固定二十多篇文章是极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而导致的厌倦情绪,而教科书严厉的强制感必然导致学生对语文顽强的抵触感。所以,在让学生学习必要的经典文本的基础上,应该以开放的态度让学生更多地接触那些动态的文本内容。
  首先是其他非主流的甚至由于意识形态和历史原因造成的文本在做好扬弃工作的基础上大胆大量吸纳进来,如梁实秋、林语堂、周作人等大家之文和张爱玲、三毛、周国平、贾平凹等著名作家的文章。
  其次是及时跟踪各种报刊杂志和网络上等时效性强的文章,对这些海量文章进行甄别、筛选后及时提供给学生阅读学习。
  当然,我们可以有多家专门提供上述文章的编辑出版社,就像现在的期刊杂志一样每月出版发行,这样,无论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还是促进学生阅读视野的扩展必定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3、以实践活动为抓手,推动语文的教与学。
  英国著名课程社会学家扬曾区分了两种课程观——事实课程观和实践课程观:前者视知识为客观存在,后者则把知识当作人自主构造的结果。我们应极力张扬实践课程观,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活动创造情境,努力拉近语文知识与学生的距离,让语文的教与学指向知识获得的过程以及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只有这样考查,语文课程才能成为知识与人相遇的情景,其人文性才能得到真正的彰显,也只有这样,语文课程知识的内涵才能丰富起来,才能真正地吸引人,才能促进学生良好个性与素养的形成。
  首先,要让语文活跃起来。没有几个学生耐得住安静寂寞,在安静寂寞中只能让大多数学生的潜能沉睡。而教师总设想让学生在课室里通过一些文章进行想象性的学习体验,然后达到让学生掌握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内容的目的,这只能说是个自欺欺人的梦想。对于学生来讲,实践的活动的过程和体验才会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唤醒他们学习语文的潜能,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一些内容内化为自身的东西,所以语文的教与学的设计不仅要想到学生的参与性,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设计是否具备让学生在投入中激发他们潜能的条件,也就是说语文的教与学有效性的最终实现不仅在于实践的形式设计,更在于能多大程度让学生参与活动的教师素养。。
  其次,要创新语文实践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除了如读书节、课本剧比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辩论比赛、故事会、赛诗会、读书笔记交流会等传统语文实践活动之外,还可以根据现代媒体的高度发达的条件,开展文学影视周、观赏专题视频讲座等。语文实践活动综合性强且有一定的时间跨度,这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把语文的内容转化为活动可操作性过程的设计、组织、引导和调控的能力,不仅要使学生体验正式活动过程,也要求教师组织引导好学生对涉及正式活动的语文知识、能力、技巧的总结与升华。
  要让学生对学习语文的期待和兴趣比对上体育课的期待和兴趣更强,我们教师须充分利用日新月异的社会时代变化所带来的契机,根据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让语文学习起来,起来。
  二、关于考查系统的调整和完善问题期刊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的考察。这就要涉及到如何以完善的考查系统,来保障语文课程资源内容选择的多样性和使用方式的正确性得到可持续地实施贯彻。
  1、在考查系统里补充听说能力的考查。不管现在有多少对语文课程特点的表述方式,听说读写能力仍是最有语文课程特点的表述。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也是广大语文教师喜闻乐见的一种说法,但是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却会产生理解上的偏移和行为上的偏差,认为读写能力的形成比较困难,需要特别加以训练,而听说能力是可以在母语环境中自然形成,不必花费太多时间加以训练,结果是语文的教与学集中在读写训练上,听说训练不受重视。但是听说是社会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语文能力,而语文的教与学却在这一方面无所作为考查,造成了学校语文和社会语文的隔离。学校语文脱离社会语文的的代价是语文的实用价值受到怀疑,更为要命的是脱离听说的教与学导致读写的教与学就像一个人用半截身子生存,没有全面的感知能力和不健全的人格。要迅速有效改变这种情况,在当前功利性强的社会背景下,我们除了进一步完善现在的语文考查系统读和写方面的考查外,在语文考查系统里把缺失的听和说的内容补充进去势在必行。
  2、在考查系统里进一步完善书写的能力的考查。我们知道,书写能力是语文的一项最基本的技能,也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一项最基本素质。在古代,毛笔字的书写是我们古人学习文化知识的必修摘要内容,从长远来看,这样做下去对语文的教与学的实绩和实效来说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世界广博深邃、奥妙无穷,语文知识经世致用、情趣十足,语文教与学没有理由在知之阶段徘徊停滞,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的思想,我们定能找到最切合语文教与学的本质规律,让学生对语文好之乐之。当然,我所提出的思想观点肯定有很多需要大方之家的批评和完善,我的主要目的是抛砖引玉,期待通过我们的探索和实践,使语文教与学的革命浪潮汹涌澎湃,激荡出语文教育崭新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美国教育改革.李亚玲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86
2]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50.
3]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70.
4]王敞.语文课是实践课(J.课程·教材·教法,2009.4.
5]郭晓明.知识在教材中的存在方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4.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