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教育的虔敬之心
孙骊
“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
“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
《什么是教育》中的这两句话让我震撼,当教的过程变成了空洞无聊的尽义务,当学的目的变成了为虚荣、为成绩、为“有用”的事物而已,“当本来是理想的熏陶,现在却只是为了通过考试学一些很快就被遗忘的知识。”当我们每天面对这“丧失根本目标而不稳定和支离破碎”的教育却已经麻木而习惯时,我不得不说我觉得我很羞愧。在读福禄培尔的《人的教育》时,我就问过自己:是在把学生当学习的人来指导还是把学生当人来教育,我很明确地知道是前者,那时我只觉无奈并不羞惭,我想恐怕那时起我就已经在慢慢失去教育的虔敬之心了。
什么是教育的虔敬之心我无力做出界定,但我认同“那种认为从事劳动、工作、创造仅仅为了维持他的身体、他的躯壳,仅仅为了获得面包、房子和衣服的思想和胡言乱语是卑微的。”只有以高远的理想境界来浇灌才能得德才兼备之人。
孔子是真正懂得教育弟子的老师,他赏子贡的辩才、子由的政才;赞公西赤的谦、子路的忠、南宫括的德、公冶长的忍,更爱曾点的潇洒怡然、颜回的淡泊好学……他对弟子的教导和评价从来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和统一的标准。
反观现在的教育,无论是考核老师还是评价学生总是离不开一个词“成绩”,总是执着于一个字“分”。孔子没有这样功利的分,所以他可以大胆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而现在我们的教学设计、课程安排、练习选择、作业布置却不得不围绕着“考试能得分”展开,尽管我们也知道这样并不妥,但这是社会的要求,家长的关注,甚至是学生们矛盾着的期待。所以,在这个从小学到高中一切向“分”看的教育环境中,老师想尽办法提高学生成绩,不可谓“不负责任”,然而,或强制、或重压、或重复的建知方式也确实让孩子产生了厌学情绪、抵触心理,甚至丧失了自信和求知的乐趣。
有多少孩子面对考试焦虑畏惧;有多少孩子面对成绩觉得低人一等,前路无望;又有多少孩子在家长老师的“恳切教诲”中只得选择自暴自弃……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初衷,是真的为了孩子的发展还是真的为了学生能得更高分数?如果不改变内在的教育心态还是进行为了“分”的功利教学,那么,恐怕孩子们身上再闪亮的光辉也可能被视而不见以致暗淡最终消逝。不改变内在功利的教育心态,再多的教学形式的改革也只是隔靴搔痒。
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如果说人之本是由孝悌推而及他人的仁爱之心,那么从教之本则是由课堂推及至生活的敬虔之心。我想当我真正找到它的时候或许也才能找到进行教育的真的途径吧。
2015-9-1